最了解你的人
发布日期:2021-09-27
阅读量:741
郭怡伶
我的两个孩子虽是龙凤胎,但小时候外出用餐,为了座位常争得面红耳赤;选礼物老是相中同一款而僵持不下…… 五岁时,邻居老太太开玩笑作势要抱走儿子,向来剽悍的女儿竟哇的大哭:“这是我的弟弟,我的弟弟……”外部危机一出现,两人立刻化敌为友。 一段小趣事,反映了人性,道理极简,却常被长大的我们忽略。 当孩子眼中只有家庭这个小战场时,父母的关爱、玩具等,都是稀有资源,自己的手足成了敌人。一旦战场扩大,敌我关系瞬间改变,大家立刻站在同一阵线。孩子如此,大人如此,企业、国家更是如此。 很遗憾的,我们从小一直被灌输竞争、排序的概念,要拿到好成绩就得挤下别人。因此,我们有很多的假想敌,进入职场,面对敌人,我们更是备齐枪炮,务求把对方杀个片甲不留,这是习惯,更是直觉。 竞争,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动力;但过去,我们因为竞争而分出敌我,现在,我们却需要重新看待“敌人”这个概念。 最基本的,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所说,“一个人表现的水准,通常是竞争者订的。”在一个没有强手的竞争环境里,培养不出杰出的人。 但是,竞争,一定要战出你死我活,把每个人当敌人吗?从联发科、晨星半导体两家公司的合并案中,我们可重新思考这件事。 “一个聪明人从敌人那里得到的东西,比一个傻瓜从朋友那得到的东西更多。”十七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大师葛拉西安(Bsltasar Gracian)如是说。 因为,敌人往往是最了解我们的人,当产业的边界消失、游戏规则频繁变动时,敌人,常常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。 亦敌亦友,其实才是高招,但能成功运用者却不多,关键在于人们对战场的定义,当你把战场范畴拉大,敌人变成亲密爱人就不是天方夜谭。 大小M的合并,是全球科技业大事,倘若这两个宿敌都能变战友,回头看我们的朝野政坛,为何不能齐心对外? 唯一的解释,就是他们眼中的战场,只有自己的私利、权位,没有国家利益。因此,他们的敌人永远都是彼此,而非国际对手,这也是台湾最大的憾事。 上一页: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是君子
下一页:找不到相关信息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