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飞鹏
孟子曰: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之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’。”曰:“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,然后已。”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
这是孟子所说的知名寓言。有一个小偷每天偷邻居一只鸡,有人劝告他:“这不是君子的行为。”小偷回答:“那我改成每月偷一只鸡,到明年,才停止偷鸡。”
孟子的结论是,如果知道是不对的行为,就应该立即改正不再做,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?
当时孟子是与宋国的大夫戴盈之谈论治国之道,认为老百姓之税捐过重了些。戴盈之回答说:“要立即免税,今年还不可行,那就今年先减税,明年再免税。”
这就引出孟子“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”的说法在。严格来说,政府施政,先减再免,有可能是迫于现实的可能结果,尚情有可原,可是之于人的为人处事,却也常充斥着由日攘一鸡到月攘一鸡的情境,这就有仔细思考、检讨的必要。
我念书的时候,曾下决心要学好英文,曾立誓要每日背五个单字,可是总下不了决心,老是从下个星期才开始,就这样一个星期拖一个星期,老是无法真正执行,最后总是不了了之。
后来进入职场工作,在工作中总会有一些我们喜欢做的事情,做了立即会有成果,或比较有趣的事,这些都会变成我优先去做的选项。可是相同的,工作中也必然存在一些我们不喜欢做的事,这些事可能是极困难的事、我们正陷在艰难的处境之中、或者我们正面对难缠的对手,不容易打赢,再或者这些事可能是麻烦的事、无聊的事、无趣的事。这些类型的事,我都会不自觉地往后拖延,能不做就不做。总是要逼到最后一分钟才不得不去面对面,可是也因为拖延,往往问题越加严重,更难以处理。
这也是变相的“月攘一鸡”,面对困难、麻烦的事,理论上要及早优先面对,才有可能有好的结果,可是如果拖延不去做,这不就和“从日攘一鸡,改为月攘一鸡”一样吗?
“知其非义,何待来年”,指的是对不正确的事,要立即停止、禁绝、改正,不应等到明年。而面对工作上困难的事,也一样要立即去做,不可拖延。
这种做喜欢做的事,延后不喜欢做的事,这可能是每一个工作中潜在的心理意识,自己可能不自觉,我也曾不自觉而拖延,一直到我尝到苦果后,才发觉此一问题。因此我要自己立下了工作的优先准则:先做不喜欢做的事,先做麻烦的事,先做困难的事,这才逐渐免去拖延的毛病,做到“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