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惟纯
前阵子听到一则动人的故事,深有感悟,愿在此分享。
故事很简单:一位在某领域甚受敬重的领袖人物,在公益团体做义工,当天干的是粗活,又碰到下雨天,弄得满身泥泞。收工前大伙来到清洗处所,有一位伙伴拿着水管、不发一语,蹲下来冲洗他的雨鞋。他当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:“我,帮别人洗鞋,不可能!”这念头停留了三秒钟,第四秒钟他发现自己居然也蹲了下来,为别人洗雨鞋。
这位伙伴分享的故事,清楚的说明了人的生命是如何突破的。他在自己的事业环境中,别说替人洗鞋,连和大伙卷起袖子干活的机会都没有。因此,当“洗鞋事件”突然发生时,他错愕中惯性的想法,就是“不可能”。但他是有觉知的人,三秒钟后,放下想法,跟着别人一起做,生命在第四秒突破了,那个“不可能”的老我消失了,充满惊喜的新我诞生了。
我在这故事里,看到生命的限制是“想”,生命的突破是无想的“做”。但尤其令我震撼的,是其中展现出的“跟随”的力量。
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从不跟随的人。从小母亲教我做家事,她做完一遍给我看,叫我跟着做一次,我小脑袋里就有想法,偏偏要用自己认为的方式做,屡屡挨打、挨骂也不改。其后在学校里、在玩伴里、在职场里、在婚姻里、尤其在自己创办的事业里,我永远搞自己的一套,觉得任何事“做得跟别人一样”,简直就是奇耻大辱。
对于自己这种特性,我自认为是一种个人风格,是创造力的展现。虽然有时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,但也常常赢得掌声,加加减减,还觉得颇为自豪,至少活出了自己的样子,算是特立独行罢。
我看不到的是:无论自己如何发明创造,其实最终还是走不出“自己的一套”,弄来弄去,不过就是那几套。我当然也并非不懂得吸收别人的优点,问题是,仍然是用自己的认为去吸收,不肯老老实实的先做到跟别人一样。过去的我,看不到这种习惯背后的傲慢,更看不到它已对自己人生造成极大限制。
直到几年前,透过学习打开了感知,才看到有些人活得比我广宽这么多,做到这么多我做不到的。原来,他们之所以如此,只不过因为他们谦虚,他们老实,他们愿意“跟随”。每一次放下自己,做到跟别人一样时,他们的生命就突破了,就把别人的优点完完整整的复制了。能跟多少人一样,就吸收了多少人的优点,生命就在这过程中不断扩大。至于创造力,是在做到跟别人一样好以后才开始的,是在做到跟很多人一样以后,自然会发生的。
有悟及此,才明白什么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,才开始学老实,学老老实实的跟随,在跟随中突破自己的限制,才享受到生命突破的喜悦,就像前面故事所讲的那样。